<em id="vwwcz"><acronym id="vwwcz"><input id="vwwcz"></input></acronym></em>

<tbody id="vwwcz"><pre id="vwwcz"></pre></tbody>

    <th id="vwwcz"></th>

    <th id="vwwcz"></th>
    <tbody id="vwwcz"><pre id="vwwcz"></pre></tbody>
    <th id="vwwcz"><pre id="vwwcz"></pre></th>
    1. <tbody id="vwwcz"><pre id="vwwcz"></pre></tbody><rp id="vwwcz"></rp>
    2. <th id="vwwcz"><pre id="vwwcz"></pre></th>
    3. 新思想

      我國青年就業創業的理論和實踐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3-05-30    瀏覽次數:955

               就業為民生之本,穩定之基,和諧之源。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大國,無論經濟形勢如何,就業問題都始終是一個長期性的戰略課題就業和創業也是當前社會上最熱門詞語,在谷歌上搜索關鍵詞達6千萬、1億條次,百度上則為8千萬,9千萬條次。廣東、浙江、江西、廣西、河南等很多省市提出了“全民創業”口號。2009年人社部批準82個城市成為首批國家級創業型城市,主要任務是率先建立組織領導體系、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健全創業培訓體系,構建創業服務體系、健全工作考核體系。

        就業創業工作歷來為黨政關心、社會關注、青年關切。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價格穩定、國際收支平衡是我國宏觀經濟管理四大目標。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有正相關性,通貨膨脹與社會失業有反向相關性,他們之間變化關系大家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線去分析和認識。就業與創業相應而生,相互促進。就業對創業起到技能、經驗的訓練和積累作用;創業創造新需求新崗位從而帶動就業,對就業具有倍增效應。因此,有必要把就業創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和認識。

      第Ⅰ部分:就業和失業

        1.1  關于就業

        1.1.1  基本概念

        按照新的界定標準,“就業人員”是指在男16至60歲,女16至55歲的法定勞動年齡內,從事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并取得合法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其中勞動報酬達到和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為充分就業;勞動時間少于法定工作時間,且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本人愿意從事更多工作的,為不充分就業。就業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彈性就業:是指不限時間、不限收入、不限場所的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

        階段性就業:是指在勞動者的職業生涯中,自愿退出社會勞動一個階段后,再參加社會勞動的一種就業形式(如再培訓、婦女哺乳等)。

        非正規就業(全稱是“非正規部門就業”):這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正式提出的概念。非正規部門主要是指規模很小的從事商品生產、流通、和服務的單位。主要包括微型企業、家庭的生產服務單位及獨立的個體勞動者。

        不充分就業(又稱就業不足):不充分就業是指非個人原因,在調查周內工作時間不到標準工作時間的一半(即20小時),并愿意從事更多工作的人員。

        1.1.2  理論演變

        ①古典經濟學派人口與資源均衡發展的思想(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葉)

        古典經濟學派的主要經濟思想發起于亞當?斯密(1723-1790年),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是古典經濟學的完成者。他們主張自由的市場競爭,在樂觀看待市場的同時,也看到市場背后災難性的危機,預期將會出現普遍的貧困和增長的終結。并提出政府干預只能使情況變得更壞,因為政府不能改變土地的稀缺,也不能控制人口的增長趨勢。惟一的途徑是通過瘟疫、戰爭和饑荒使人口減少,獲得人類生存的自然平衡,從而實現就業自動平衡。

        ②新古典經濟學派的就業理論(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馬歇爾 (1842-1924年)把古典經濟學的供給分析和邊際效用學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綜合,形成了一個以生產成本分析為中心的供給理論,和以邊際成本分析為中心的需求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經濟學體系。新古典經濟學派認為要解決失業問題首先要解決勞動力市場競爭不充分(市場割裂、信息不對稱等)的問題。

        ③凱恩斯的就業理論(20世紀30年代)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給西方各國帶來空前規模的失業。凱恩斯把經濟危機歸咎于自由市場制度,主張通過國家糾正市場的缺陷,解決經濟危機。凱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論來解釋危機,認為生產過剩和失業的原因是在總收入和總消費之間存在差額,要依靠國家干預,通過擴大財政支出、減少稅收等來刺激需求,達到社會充分就業水平。

        ④發展經濟學的就業理論(20世紀50年代)

        在20世紀50年代,該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劉易斯、拉尼斯等討論了二元經濟結構發展模式下的就業問題。他們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市場是以農村和城市相分割的二元勞動力市場為特征,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是必然的,直至劉易斯拐點出現。其政策主張有:(1)盡量減少城鄉不均等的就業機會,減少城鄉收入差距。(2)發展農村經濟,繁榮農村工業。適度發展教育事業,避免人力資本閑置,提高資本增長對就業的擴散效應,增加就業機會。

        ⑤人力資本的就業理論(20世紀60年代)

        人力資本之父――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茲將技術進步中的“人力資本”因素突出出來,認為體現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產知識的存量就是人力資本,是通過對人的教育、培訓、保健等方面的投資形成的,并由此提出關于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本模型:Y=F(K,AL,H)。其中,K表示資本,L表示未經過教育的簡單勞動力,H表示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理論認為:(1)人力資本是人類向自身進行的投資而形成的知識和技能,是人力質量的提高。(2)勞動力市場政策必須由“消極”轉向“積極”,即從以保障失業者生活為目標轉向充分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為目標。

        ⑥新古典綜合派的就業理論(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60年代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滯脹”困境,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一些經濟學家提出“結構性失業問題”。所謂結構性失業是指因結構的變化,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職業、技能、產業、地區分布等方面不協調所引起的失業,結構性失業的存在必然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并存。新古典綜合學派提出的政策主要有:(1)進行勞動力的再培訓,對勞動力進行多層次、多領域、多種形式的繼續培訓,使非熟練勞動者能夠掌握適應勞動需求的條件,使技術過時的勞動者能夠掌握新技術。(2)發展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勞動市場的信息,幫助企業和失業者及時了解準確情況,最終使企業和求職者實現充分的信息溝通。

        ⑦新凱恩斯主義的就業理論(20世紀80年代)

        20世紀80年代開始,新凱恩斯主義著重研究了各類市場,其中對勞動力市場作了許多探索性研究,從多方面探討了勞動力市場上工資粘性,并由此來證明勞動力市場失業發生的必然性,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干預是必要的。新凱恩斯主義的勞動力市場理論主要包括名義工資粘性和實際工資粘性兩方面。 (1)名義工資粘性是由于長期勞動合同的存在和錯位調整工資所致,工資通常是由于工會與企業通過談判而固定下來的,一般高于社會均衡工資,在合同有效期內工資不能隨市場供求行情而調整,導致企業傾向于減少用工需求。(2)實際工資粘性論則進一步認為,造成失業的更主要原因是由于實際工資粘性。新凱恩斯主義認為應該更多地考慮長期失業者的利益,為他們多提供就業機會,政府應該干預勞動工資合同,使工資較有彈性,以提高就業率。

        1.1.3  我國就業形勢

        中國人口13.28億,年齡比例為0-14歲占19%,15-59歲占69%,60歲以上12%,目前總體處于具有人口紅利的時期。客觀看,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的狀況將長期存在。

        ① 城鎮新增勞動力

        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大約每年800萬,大中專學校畢業生數量大約每年600萬人,困難群體大約100余萬人,城鎮本身需要解決就業的人數約1500多萬人。

        ② 進城務工勞動力

        我國農村人口約7.2億,其中外出務工農民工約1.32億人。在年齡結構上,20歲以下占16.1%、21-30歲占36.5%,30-40歲約30%,40歲以下青年占比超過8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城市化率達45%,年均遞增接近1%,意味著每年1200萬人口轉移進城,按70%為就業人口約900萬人。

        ③ 技術進步的擠出效應

        我國目前出現了很強的技術進步趨勢,隨著產業發展和技術升級,大量新技術和設備應用,將會對勞動力產生“擠出”效應,從而進一步加劇就業緊張的形勢。當然技術進步也會創造新的市場,增加就業機會。我國人均GDP增加和社會人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直接反應了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擠出效應。

        上述幾個方面直接造成就業剛性壓力,每年約2400萬。經濟增長對穩定就業起著關鍵性的支柱作用,大體GDP每增長1%,帶動就業約100萬人,我國經濟年增長8%左右,就可新增就業崗位800―1000萬個,而每年新增勞動力人口總計約2400萬人,存在很大的就業缺口。

        1.1.4  促進就業措施

        解決就業問題,主要針對主要就業群體展開。去年以來,我國就業面臨著巨大壓力和不利外部環境,但我國相繼出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措施,在穩定就業、擴大就業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效應。

        ① 通過擴大投資實現經濟增長促進就業。2009年中央加大固定資產投資4萬億元,主要用于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科教文衛體事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地震災區災后重建等。對就業產生了較大的拉動效應。

        ② 通過對企業減輕負擔和加大扶持等措施穩定就業崗位。出臺了“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的組合拳,提高外貿企業的出口退稅率、降低企業的稅率、增加中小企業的信貸規模、降低企業社會保障繳費費率等等,這些措施有助于減輕出口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解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從而為穩定就業和擴大就業需求提供保障。

        ③ 通過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和促進創業。鼓勵和支持有利于擴大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服務業更好發展,更多吸納就業;積極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完善支持創業的財稅、金融、工商、場地等政策體系,改善創業環境,同時強化創業培訓,加強創業服務,為勞動者創業創造更好的條件。在社區、農村通過完善基層公共服務,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

        ④ 廣開農民就業渠道。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通過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投身新農村建設,以及采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為農民工提供幫助和扶持。

        ⑤ 采取積極的措施擴大大學生就業。提出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等措施,幫助大學畢業生就業。大學生村官和西部計劃,都起到了緩解就業壓力的作用。

        通過“五輪并驅”的就業政策,就業成效顯著。截至11月底,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13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78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46萬人。10月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3%。

        1.2  關于失業

        1.2.1  失業類型

        “失業人員”是指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工作能力,無業且要求就業而未能就業的人員。雖然從事一定社會勞動,但勞動報酬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視同失業。以及在家庭企業或農場從事無薪酬工作至少每天1小時以上的人員。失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國際上一般將失業分為以下幾類:

        (1)摩擦性失業,指由于勞動力市場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臨時性失業,如新生勞動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轉換工作崗位時出現的工作中斷等;

        (2)季節性失業,指由于某些行業生產條件或產品受氣候條件、社會風俗或購買習慣的影響,對勞動力的需求出現季節性變化而導致的失業;(如建筑業)

        (3)技術性失業,指由于使用新機器設備和材料,采用新的生產技術和新的生產管理方式,出現局部勞動力過剩而導致的失業;

        (4)結構性失業,指由于經濟、產業結構變化以及生產形式和規模的變化,促使勞動力結構進行相應調整而導致的失業;

        (5)周期性失業,指市場經濟國家由于經濟的周期性萎縮而導致的失業。

        1.2.2 測度方法

        對于失業率資料的統計調查方法,從理論上講有以下幾種:

        ① 根據失去的工時統計得出失業人數,進而得出失業率。從理論上說,這一方法最為科學,但在實踐中這一統計方法尚無法實施。

        ② 通過勞動力抽樣調查和住戶抽樣調查獲得失業人數和從業人數(失業和從業數字產生于同次調查)。失業率=失業人數/(失業人數+從業人數)

        ③ 通過社會保險工作記錄獲得,主要是依據失業保險發放情況來了解失業人數。失業率=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參加失業保險人數。

        ④通過就業部門工作記錄獲得,失業人員是指在調查期末到就業機構求職登記的人員。

        現階段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是第二種和第四種,即行政記錄(由此產生登記失業率)和勞動力調查(由此產生調查失業率)。通過住戶抽樣調查得到失業人數和從業人數,從而計算失業率,這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進行失業統計所采用的方法。

        1.2.3趨勢判斷

        從國外來看,目前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對失業率的基本判斷是:3%-4%以內的失業率屬勞動力供給緊張型;5%-6%左右屬勞動力供給寬松型;7%-8%以上為失業問題嚴重型;國際失業預警線為7%。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2009年4.3%,2008年4.2%,2007年4.0,2006年4.1,2005年4.2%,2004年4.2%,2003年4.3%,基本保持著穩定。但社會調查失業率略高,部分失業人員由于種種原因沒有登記認定。

      第Ⅱ部分:創業和就業

        2.1 創業基本定義

        1999年《全球創業觀察》報告中為便于理解創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對“創業”是這樣定義的:“任何個人、群體或已成立的企業,對諸如以自我雇傭、新型企業組織或現有企業的發展形式,所進行的成立新企業或新的風險投入的嘗試”。創業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創業產生更多市場主體,創業企業通過提供新技術、產品和服務促進經濟增長。創業對就業的倍增效應,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機會型創業一般平均可以帶動3人就業。

        2.2  創業基本理論

        經濟學研究就業和創業的理論框架是不同的。研究就業的基本框架是供求理論――把勞動力抽象地看成“商品”,只是這種“商品”供求規律的實現是在“勞動力市場”。作為創業者存在的青年,則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而應抽象地看成“廠商”,采用產業組織理論的分析框架進行研究。創業理論研究一般寶庫三個階段。

        2.2.1第一階段:創業者職能研究

        創業理論的產生源于 Entrepreneur (創業者 、企業家 )這一概念的出現。18 世紀法國經濟學家坎蒂隆(1860?1734)第一次使用了“Entrepreneur”這個詞。坎蒂隆注意到“創業者、企業家”卓爾不群的社會經濟特性,并將其劃入特定社會群體,即指在尋求機遇的過程中扮演積極承擔風險角色的人,從而開啟了早期創業研究注重于創業者個性、素質及其社會經濟職能的研究視角。

        奈特(1885-1972)將創業者職能的研究根基于生產組織基礎上。認為“世界上只有少數人是風險偏好者,而絕大部分人是風險規避和風險中性者,后者愿意交出自己對不確定性的控制權,但條件是風險偏好者即企業家要保證他們的工資,于是,企業就產生了”。奈特將創業者視為不確定性的承擔者。在奈特看來,生產組織中的創業者通過承擔風險獲得剩余,而工人通過轉嫁風險獲得工資。

        馬歇爾(1842-1924)認為一個真正的創業者必須具備兩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他必須對自己經營的事業了如指掌,有預測生產和消費趨勢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必須有領導他人、駕馭局勢的能力,善于選擇自己的助手并信賴他們。

        當熊彼特(1883-1950)賦予創業者打破已有經濟均衡的“創造性破壞”力時,對創業者職能的考察已經脫離生產組織,而是以經濟運行體系為背景。熊彼特把創新比喻為“革命”,創業者是“通過利用一種新發明,或者更一般地利用一種未經試驗的技術可能性來生產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來生產老商品;通過開辟原料供應的新來源或開辟產品的新銷路和通過改組工業結構等手段來改良或徹底改革生產模式”,經濟發展的根源在于創業活動,從而創業者成為經濟體系的架構者。

        2.2.2 第二階段:創業者稟賦研究

        奈特、熊彼特和柯茲納都從不同層面指出了創業者認知過程的重要性。除了認知特性以外,學者對創業者心理特征的研究還涉及創業者的人品特征、成就感動機、冒險傾向等方面。 

        社會文化理論。韋伯(1864年―1920年)率先用社會文化理論研究創業,其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文中把創業和社會環境聯系起來,認為新教主義的興起鼓勵了勤勞、節儉和為積累物質財富而奮斗等精神,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文化會影響身處其中的人,使其具有某種個性特征,并傾向于促使其產生特定行為,從而文化價值和信仰的差異可能引致各具特色的創業行為,這在許多實踐中得到認同。

        社會資本視角。卡森(1945-)認為,創業者專精于對稀缺資源協調的判斷,他們之所以擁有這種高于其他人的判斷力,是因為他們取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優于別人。其代表人物韋伯認為,“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他們最重要的資源是錯綜復雜的個人網絡”,強調具有強聯系的社會資本越豐富創業的可能性越大,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為他們能更早接近各種廣泛的觀點、技能和資源。而組織社會學派不僅僅考慮了網絡的結構性資源,如社會交往和聯系,還考慮了內嵌于網絡中的關系性資本,如信任和規范等,這些關系性資本會加劇創業者的信息、資源的差異。

        2.2.3 第三階段:創業行為過程研究

        對于新創企業成立及保持競爭優勢而言,資源的獲得與配置是尤為關鍵的。新創企業資源的重要性是有層次的,一是人力和技術資源,包括創業者及其團隊的能力、經驗、社會關系及其掌握的關鍵技術等;二是財務資源,即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源;三是其他生產經營性資源,即在企業新創過程中所需的廠房、設施等。而企業競爭優勢的保持,取決于企業所擁有或可控制的、難以模仿和交易的特殊資源。

        根據巴利(美國)的觀點,機會識別力、創業者的決策力、隱性知識和人才、創業團隊的學習和創新能力、以及個人社會關系為主的企業網絡等,是能為新創企業帶來戰略價值的資源。管理學派德魯克(1909-2005)認為:“任何敢于面對決策的人,都可能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創業者并具有創業精神。創業是一種行為 ,而不是個人性格特征”,“可以組織 、并且是需要組織的系統性工作”。

        肖恩等同樣認為創業機會應該是創業研究的主線,其歸納的核心問題具體包括 :(1)為什么會存在可以創造商品和服務的機會,在什么時間存在,是如何存在的 ;(2)為什么有的人能夠發現和利用這些機會,什么時間發現和利用,如何發現和利用 ;(3)為什么會采用不同的行動模式來利用創業機會,什么時間采用,如何采用。

        梳理創業理論的演進路徑和脈絡,不僅有利于創業理論的系統化,而且能夠加深對創業本質的認識。

        2.3 創業理論共識

        2.3.1創業者具有較強的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創業意愿是指創業者投入創業活動的主觀態度,創業能力是指創業者完成創業活動的客觀條件,二者構成評價創業者成熟度的兩個維度判斷。

        2.3.2 創業過程具有復雜性和動態性特征。創業過程蘊含著一系列活動及隱含在這些活動背后的關鍵要素(復雜性),這些活動與關鍵要素以某種組織形式相互關聯,并且這種組織形式不拘泥于固定模式而處于動態演變過程中(動態性),它們導致了創業過程規律的難以識別性和創業行為的差異性。

        2.3.3 機會是創業過程的核心。夏恩提出了以“創業機會的識別、開發與利用”為主線的創業過程研究主張,強調從創業機會視角識別創業過程的一般規律,并進一步歸納了基于創業機會的創業研究的基本問題(見上)。辛格 (2001)認為對于創業機會的識別和利用可以是支撐創業這一獨特領域的概念,而且應該成為創業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

        2.3.4 創新是創業(者)的本質。所謂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這種“新組合”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材料和新的組織形式等5項內容(J.A.Schumpeter,1921)。實際上,創新是一個更加廣泛的概念,包括科學、觀念、技術、政治、制度、組織、管理、金融以及商業等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但無論從哪一領域來講,創新都是創業(者)的本質。

        2.3.5 創業與外部環境相互影響。GEM報告將外部環境分成一般環境和創業環境。一般環境由全球競爭力報告發展出來的比較寬泛的8個方面構成,創業環境是由GEM開發出來的用于反映對創業產生顯著影響的9個方面構成。外部環境對初創企業的生存和成長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同時創業活動也深深地影響著外部環境,GEM的研究結果就驗證了創業活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2.4 我國創業情況

        2.4.1  研究模型

        創業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是GEM項目。全球創業觀察GEM(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由英國倫敦商學院和美國百森學院共同發起成立。其主要關注三個基本問題:國家間創業活動差異、創業與經濟增長的差異、創業環境差異。GEM從1999年開始時由10個發達國家開始,目前參加國家大概43個,參加國家人口總數占世界總人口62%,GDP占世界總量92%。,2002年發布了首次中國調查報告。

        GEM項目理論模型:包括一般的國家框架條件、創業框架條件。國家框架條件包括:開放程度、政府國際地位、金融市場有效性、技術研發程度、基礎設施、管理技能和勞動力市場靈活性等7個方面。創業框架條件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支持、政府項目、教育和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業環境和專業基礎、國內市場開放程度、實體基礎設施可得性、文化及社會規范。GEM數據來源于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地方經濟社會方面數據。GEM的最大價值在于著眼于兩套促進經濟增長機制的互補關系。

        2.4.2 創業態勢

        ① 創業活躍指數

        TEA指數,反映一國創業活動的主要指標是全員創業活動指數。2002年,在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GEM研究中,日本TEA指數最低,為2%;泰國最高,為19%,中國為12.3%,排在第九位,這就意味著每百人中有12.3人創業。中國全員創業指數2002年為12.3%,2003年11.6%,2005年13.7,2006年16.2%, 2007年16.43%,在全球創業觀察42個國家中列第6位。2007年排在中國之前的是泰國26.9%,秘魯25.9%,哥倫比亞22.7%,委內瑞拉20.2%,多米尼加16.8%。金磚四國中:俄羅斯約3%,印度8%,巴西12.5%。發達國家中:美國10%,日本4.8%,法國3%,英國9.8%。

        ② 創業區域差異

        從區域看:創業活躍度與經濟增長快表現為正相關。高活躍地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廣東6個省市;一般活躍地區:遼寧、福建、山東、湖北、重慶、四川、寧夏、新疆8個地區;不活躍地區:河北、內蒙、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云南、甘肅、青海12個地區。創業沉寂地區:黑龍江、廣西、貴州、西藏、陜西5個地區。

        2.4.3  總體特征

        ① 創業類型

        個人參與創業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屬于機會型創業,創業者把創業作為其職業生涯中的一種選擇;二是屬于生存型創業,創業者把創業作為其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因為所有的其他選擇不是沒有就是不滿意。中國創業者動機已經由生存型向機會型轉變。2002年生存型占60%,機會型占40%,2005年開始逆轉,2007年數據是生存型占39.6%,機會型占60.4%。其中機會型創業指數排第七位,生存型創業排第五位。

        ② 創業者特征

        中國創業者主要年齡段位25―34歲之間,約占60%以上;男性比女性更多參與創業,男性占9.89%,女性占6.53%(總16.4%);絕大多數創業者有就業經歷,有工作的占16%左右,無工作占0.4%左右,青年人中直接創業與就業后在創業比例為4:129,說明在職人員中有較多準備創業而就業的人,同時現有工作收入可以降低創業風險;創業者學歷以高中以下為主,其中在機會型創業中占49.8%,而生存型創業中占84.4%。

        ③ 創業狀態

        中國創業屬于創業意愿強(期望3年內創業的人比重列第一)、創業機會多(國家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創業精神強(不懼失敗排第一位),但創業能力弱(12個月內關閉企業比重最高列第一,2003年8.04%,2005年5.18%,2007年創業技能列倒數第二位)的狀態。

        2.4.4 因素差異

        ① 年齡因素

        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創業活躍程度存在明顯差異,主要集中在25-44歲。對生存型創業,18-24歲以下占9.6%,25-44歲占60.4,45歲以上占30%;對機會型創業,18-24歲占18.4%,25-44歲占69.4,45歲以上占12.1%。

        ② 性別因素

        我國男性創業活躍程度比女性高(1.5:1)。2007年兩者在創業者中占比9.89%和6.53%,合計為2007年TEA指數16.43%。在生存型創業和機會型創業中男性占比分別為61.68%和61.18%,性別對創業類型沒有顯著影響。

        ③ 教育因素

        創業者受教育程度與創業類型有較大相關性。在生存型創業中,高中以下占47.9%,高中占36.5,本科占10.2%,研究生占5.4%,本科以上高學歷占15.6%。在機會型創業中,高中一以下學歷占比26.3%,高中占23.5%,本科占30.6%,研究生占19.6%,本科以上高學歷占比達到50.2%。顯然學歷高者更傾向于機會型創業。

        ④ 居住區域

        我國城鄉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也反映在創業類型選擇上。城市創業更趨向于機會型創業,機會型占比67.3%,生存型創業占32.7%;農村創業則生存型與機會型創業均等,機會型創業占49.7%,生存型創業占50.3%。農村創業同質化程度較高,主要在產業鏈上相對集中,且體現規模效益的特征。而城市創業異質化程度很高,呈現離散型特點,更多體現為競爭性。

        2.4.5 創業貢獻

        ① 創業帶動就業。基于2007年調查,每增加一個機會型創業者,當年帶動就業數平均為2.77人,未來五年平均帶動就業數位5.99人,機會型創業更有助于提高創業對就業的帶動效應。33.6%的機會型創業企業可以提供5個以上就業崗位,14.9%的生存型創業企業提供5個以上崗位;未來五年,70%以上的生存型創業企業提供崗位不超過5個,61.5%以上機會型創業企業可以提供5個以上就業崗位(其中40%以上可以提供20個而以上就業崗位)。

        ② 創業促進經濟增長。2006年數據顯示,50%的新企業有了新工藝,69%的新企業能夠提供20個以上的工作崗位。就中小企業研究看,其創造的GDP占60%,容納的就業占80%。研究發現,隨著機會型創業增加,將有利于保持經濟繁榮、減少就業壓力、增加就業。生存型創業對經濟增長幾乎沒有什么影響,機會型創業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據介紹,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每千人口擁有40個至50個企業,發展中國家為20個至30個,而中國僅為11.66個。

        2.4.6 創業環境

        創業環境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教育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務環境、有形基礎設施、市場開放程度、創業文化等9個方面。中國創業環境有明顯好轉,2002年創業環境評分為2.65,2007年為3.03分,大概處于中等水平,處于16位。中國創業環境在GEM對比的31個國家中,市場開放第8,政府政策10,研究開發轉移第11,政府項目第13,有形基礎設施第15位,知識產權第18位,金融支持第21位,教育培訓第22位,商務環境第29位。

        ① 金融支持。

        從GEM參與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來看,全球新創企業的融資渠道無非有兩種:一種是來自專業的風險投資資金(VC)。另一種稱之為4F融資,即來自創業者自己、家人、朋友和莽撞的陌生人(上述四種來源founders, family,friends和foolhardy strangers的首字母均為F,因此簡稱4F)的資金。我國創業者中60%人的創業資本低于5萬元人民幣,其中有18.2%的人低于1萬元。

        風險投資(VC)。2004年,在35個國家中,各國典型的風險投資在整個投資額中平均只占13.4%,風險投資占GDP之比平均約為0.12%.其中瑞典和南非最高,均略高于0.30%,其次為比利時(約0.26%)和美國(約0.18%);希臘最低,低于0.01%;中國僅高于希臘,約為0.02%。

        非正規投資(4F)。GEM的調查結果顯示,非正規投資占整個創業投資的86.6%,非正規投資占GDP平均約為1.35%,中國最高,為5.2%;巴西最低,為0.06%。有研究表明,創業者本人平均會提供66%的創業資金,因此GEM預計新創企業的融資總額應該是非正規投資額的三倍,也就是說GEM調查的35個國家中,平均每個國家的新創企業融資額約占GDP的4%。各個國家的非正規投資者(不含創業者本人)的普及度也不同,GEM調查的35個國家中,最低的是日本為0.6%,平均每200個人中才能找到一個人參與了非正規投資;最高的是牙買加為8.4%;中國僅次于牙買加和愛爾蘭列第三位,略高于6%;德國、芬蘭、法國等均在3%左右。

        男女創業者對創業資本的需求存在明顯不同,統計數據表明,男性創業者的創業資本額明顯高于女性。79%的女性創業者的創業資本在5萬元以下,51%的男性創業者的創業資本在5萬元以下。男性創業者的創業資本在10萬元-50萬元的比例是18.8%,女性為6.1%。50萬元以上時,男性是15.1%,女性是1.7%。

        創業投資預期回報。在投資回收預期上,84%的初生創業者和81%的非正式投資者預期在2年內回收全部投資。有28%的創業者預期十年的創業回報在10倍以上,而非正式投資人的預期較低,49%的非正式投資人預期在2倍的水平。

        ② 政府政策

        政府的創業政策是指激勵創業的政策,包括對創業活動和成長企業的規定、就業的規定、環境和安全的規定、企業組織形式的規定、稅收的規定等。相對于其他GEM成員,中國初創企業的稅務負擔比較低,而且面對的稅務和其他管制相對穩定。我國地方政府對新成立企業優先扶持,比如稅收政策方面就明顯優惠于其他國家。中國排在第13位。

        ③ 政府項目

        政府項目不限于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項目,還包括政府為創業提供服務、支持和幫助的組織。和GEM的參與國家與地區相比,我國在政府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項目方面有明顯優勢,排在第13位。我國的科技園和孵化器對創業的貢獻就比其他國家和地區大得多。但是,在政府為創業提供服務、支持和幫助的組織方面,我國明顯處于劣勢地位。

        ④ 教育和培訓

        教育培訓是創業活動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創業者將潛在商業機會變為現實的基礎。在所有關于創業教育的問題上,中國的水平均低于GEM成員的均值,列22位。差距較大的是商業、管理教育方面的水平和創業類的課程和項目方面,雖然近年來得到了一定發展,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差距明顯。

        ⑤ 研究開發轉移

        研究開發的轉移過程是否順利,從結果上看是研究開發轉移是否實現了商業化,但從過程上看,是創業是否有效率,創業者是否能夠抓住技術和商業機會。相對于GEM參與國和地區,我國的研究開發成果能更好地從發源地通過創業企業向市場轉化,列11位。創業企業在接觸新技術、新研究上與大企業具有相同的機會。我國表現出較強的科技基礎,比較落后的研究成果轉化條件,較差的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⑥ 商務環境

        我國的商務環境包括:創業企業能獲得哪些資源,得到哪些服務,找到哪些資源,是否使用得起這些資源和服務。在商務環境方面歲不斷改善,但仍表現為差列29位(倒數第2)。

        ⑦ 有形基礎設施

        我國在有形基礎設施總體較好,比如能夠提供較好的道路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服務。中國排15位,處于中等水平。

        ⑧ 市場開放程度

        市場開放程度首先體現在市場的變化,其次體現在行業壁壘,總之就是是否存在公平競爭環境。我國總體表現較好,排在第8位。

        ⑨ 創業文化

        主要依據三個問題:創業是否是多數人理想的選擇,創業者是否擁有較高社會地位和威望,公眾媒體對創業的宣傳頻度。中國排在第10位,略高于GEM平均水平。

        2.4.7 中國創業結論

        2002-2007年創業活動呈現的四個趨勢:

        第一,創業活動持續活躍。從2002年的創業活動指數12.3%到2007年的16.4%,在全球創業活動中處于前列。在全球創業活動活躍程度上,我國的排名從2002的第9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6位。

        第二,創業類型發生轉型。就創業活動類型的結構看,正在發生生存型創業向機會型創業的轉變。2002年生存型創業與機會型創業的比例是60%:40%,2007年生存型創業與機會型創業的比例改為39.6%:60.4%。這樣的變化預示著我國的創業活動在性質上的變化,機會型創業活動會帶來更多的就業、出口、新市場等促進經濟活力的因素。

        第三,創業機會增加、技能改善。2002-2007年間,中國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好,同時創業者的創業技能在改善。創業機會的評分達到良好狀態,創業技能的評分呈上升趨勢。

        第四,創業環境條件向好。衡量創業環境的九項框架條件盡管還有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從綜合評分看,創業的環境條件已經從較差向較好過渡,創業環境條件的綜合評分由2002年2.65分上生為2007年的3.03分,名次由23位上升為16位,進入較好的評分區間。

      第Ⅲ部分:關于青年就業創業實踐

        青年是新增就業創業的主體,就業創業是青年最普遍、最緊迫訴求,服務青年就業創業是共青團組織的重要任務。團中央推進青年就業創業“五輪并驅”包括: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城鄉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城鄉青年技能培訓、就業創業基金、YBC和KAB創業項目計劃。堅持普遍性原則。服務青年最普遍、最緊迫的需求,進而實現兩個全體青年政治目標,不斷鞏固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堅持樞紐性原則。在服務青年就業創業過程中,強化共青團組織樞紐作用,在服務青年中聯系青年、組織青年。堅持利益性原則。推進工作中,充分考慮相關利益方的核心訴求,在多方共贏前提在下實現事業可持續發展。堅持可行性原則。立足黨政重視、青年能為,抓住黨政工作空擋,發揮共青團自身組織優勢,調動社會資源推進工作。

        3.1 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3.1.1青年失業狀況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2003年全球青年失業率為14.4%,是全球平均失業率6.2%的兩倍多,青年絕對失業人數達8820萬,占到全球總失業人數的47%。我國青年就業問題也日益凸顯,15―29歲青年失業率約9%,高于社會6.1%的失業率。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的統計顯示, 2005年開始,20 世紀80 年代出生的大學生以每年600余萬的規模進入就業市場的同時,90年代出生的人口也將陸續達到就業年齡。我國就業工作的戰略重點已經從解決下崗人員就業逐漸轉移到解決青年的就業問題上。

        3.1.2 見習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表明,在見習期間可以獲得工作的技巧,增強職業規劃能力和對職位的認同感;見習之后的青年更容易獲得工作、提高工作的穩定性,降低從學校進入職場的不適應性,并增強對未來發展的自信心等等。有研究基于2002年美國大學工商管理類畢業生的統計數據,采用logistic回歸方法計算出參加實習的青年比沒有參加實習的青年找到工作的機會大48.75%。另外一個研究采用的是美國大學畢業5年以內的一組在職人員的數據,發現沒有參加過就業見習的青年平均找工作的時間是參加過就業見習青年的2.19倍,前者工作的起薪是后者91.54%,而截止到數據統計的時間點,前者的薪金水平只有后者的85.48%。

        3.1.3 國外見習實踐

        全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青年就業,較為成功的青年職業見習活動有德國的實務實習、法國的“青年挑戰計劃”、美國的“改善青年人項目”、英國的“青年創業計劃”、日本的“體驗式就業”、香港的“職業展翅計劃”等等。

        實行“雙師制”的培養模式。大學生除了接受嚴格的學校教育外,還要直接和企業接軌,接受生產實踐的指導。同時,德國創建了與大學并行的新式高等職業教育――高等專科學校,以培養能夠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應用型工程師和具有較高管理能力的企業管理人才為目標,學校畢業后可以直接勝任公司和企業的工作。據聯邦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研究所統計:在受不同教育的就業者中,高等專業學校畢業生的失業率是最低的。

        法國政府部長理事會在1986年起發起青年挑戰計劃,目標是建立一個幫助青年創業的支持機制。該計劃主要為18-28歲的青年或青年團體開展創新創業項目提供無償的資金、培訓、咨詢、中介和后勤服務。它有三個特點:一是政府提供資金支持;二是鼓勵創新,讓青年人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創造力;三是政府跨部門的聯合和合作。

        美國設立“改善青年人項目”,該項目把當地勞動力市場需求和青年人的能力更好的匹配,如通過讓青年人主動承擔一些社區服務工作而培養他們的工作經歷,項目開展過程中有成年人作他們的良師益友,在可能的情況下,則讓成年人和青年人一對一學習。美地方政府還設有青年委員會,其中一項職能就是幫助青年人在勞動力市場上取得成功。

        英國王子基金啟動了青年創業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動員企業界和社會力量志愿為18-30 歲的失業、半失業青年提供創業咨詢以及資金、技術和網絡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實行從福利到工作方案的幫助和支持。該方案的資金總共是50億英鎊,其中用于青年人就業的有31億英鎊。針對25歲以下、失業6個月以上的青年人,政府提供了以下幾種就業機會供其選擇:一是提供一份工作,提供工作的雇主可享受政府給予為期6個月的每周60英鎊的工資補貼;二是由自愿性組織提供的工作;三是公益型工作,如城市綠化、環境保護、清潔等崗位;四是為素質較低的年輕人提供培訓機會,時間最長為1年。

        日本自1992年泡沫經濟之后,大學生就業情況急劇惡化,日本政府推動了“體驗式就業”的項目。按照提供崗位的主導方劃分,該項目可以分為大學主導型、企業主導型、自治體主導型等;按照就業見習的目標導向,項目可以分為資格要件型、職業選擇準備型、學習意欲喚起型等等。不同類型的體驗式就業項目適用于各類青年的見習和未來求職的需要。

        香港的“展翅計劃”是香港特區政府自1999年開始,為15至19歲的離校青年而設的職前綜合培訓計劃。展翅計劃共有三個主要項目,包括單元培訓課程、工作實習、擇業輔導和支持服務。學員完成單元培訓課程后,便可參加為期1個月的工作實習。目前計劃的職業培訓涵蓋經濟生活的很多方面,譬如有文職訓練、美容美發、酒店管理、表演藝術、紡織制衣,等等。

        3.1.4 基本情況

        截至10月底,全團共建立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21388個,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95.8%的地級市。目前,這些見習基地可提供見習崗位524961個,上崗見習青年216870人。

        ① 基地分布。東部11省平均每省建立見習基地1011家;中部8省平均每省建立見習基地629家;西部12省平均每省建立見習基地426家。

        ② 見習上崗。全國已經到崗見習的青年為216870名,見習崗位的平均使用率約為41.3%。其中,應屆大中專畢業生149821名,占總數的69.1%;已畢業未就業青年28967名,占總數的13.4%;下崗失業青年18222名,占總數的8.4%;青年農民工19830名,占總數的9.1%。

        ③ 見習聘用。在20余萬名到崗見習青年中,已有49613名被見習基地正式聘用,聘用率約為22.9%。其中,應屆大中專畢業生29382名,占總數的59.2%;已畢業未就業青年6922名,占總數的14%;下崗失業青年5010名,占總數的10.1%;青年農民工8299名,占總數的16.7%。

        3.1.5調查情況

        2009年,城市部委托青少年研究中心獨立對見習基地進行調研,并每年形成《見習基地年度報告》,促進見習基地穩步發展。調查顯示:

        ① 各級團組織對見習基地建設形成廣泛共識。77.9%的團干部認為“見習基地在促進青年就業創業中作用很大或較大”。55.6%的團干部認為,推進“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在當地團委工作中“非常重要”,39%的團干部認為“比較重要”,兩項合計達到94.6%。同時,有48.6%的團干部認為領導對見習基地“非常重視”,36.6%的團干部認為“比較重視”,兩項合計達到85.2%。

        ② 團干部普遍感到工作中存在難度。由于見習基地建設對于共青團來說是一項全新工作,因此相當數量(83.6%)的團干部感到這項工作難度大、壓力大。其中,9.8%的團干部認為“難度很大”,73.8%的團干部認為“難度較大”。從總體上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依次有:日常管理(32.2%)、找青年(28.5%)、建基地(25.2%)等。

        ③ 見習基地負責人和見習青年對團組織的作用比較認同。調查顯示,84.4%的見習基地負責人認為“當地團組織與見習基地的協調‘非常好’或‘比較好’”;73.6%的見習青年認為共青團在見習基地建設與運轉中發揮的作用“很大”或“較大”。受訪的見習青年中,團組織聯系3次及以上的有21.9%,2次有29.3%,聯系1次的有31.1%。

        ④ 青年參與見習既注重技能培養又看中簽約錄用。62.5%的青年是為了“開闊視野,培養技能,積累經驗”,22.1%的青年“看中的是見習后的簽約錄用”。盡管參與見習的青年不可能全部留下來就業,但如果沒有一定的簽約率,就難以保證青年參與見習的持久積極性。

        ⑤ 見習青年受益的方面主要有:實際操作能力、人際交往方面、專業知識方面和就業信息來源和就業機會。從所設崗位與見習青年所學專業的情況看,15.9%的青年見習崗位與所學專業“很對口”,54.5%的崗位與專業相關,另有29.7%的崗位與專業沒有關系。

        ⑥ 企事業單位承建見習基地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關于承建見習基地的目的,28.4%的基地負責人是“為了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青年解憂”,24.1%是為了“配合共青團的工作”,還有24.3%是“為企業選人用人搭建平臺”,13.9%是為了“滿足企業擴張性用工需求”。

        ⑦ 多數見習基地負責人對見習青年表現比較滿意。在見習基地初建階段,見習基地負責人的社會責任感較強,見習青年(尤其高校團委推薦的大學生)大多素質較高。因此,77.1%的見習基地負責人認為見習青年在工作中的表現“非常好”或“比較好”。

        ⑧ 見習基地對見習青年的管理不斷加強,擇優錄用。調查顯示,37.6%的見習基地制定了有關見習青年的工作、培養、見習補助以及錄用制度,33.6%的基地正在制定,還有21.2%的準備制定。關于見習青年的錄用,59%的基地負責人認為表示要“優先考慮,擇優錄用”,23.1%的認為要“詳細考察,嚴格錄用”。從總體上看,見習青年的聘用率接近20%。

        3.1.6突出問題

        在推進見習基地工作中,要特別注重服務體系內青年與服務體系外青年的關系把握,從而有效增強共青團的組織覆蓋。要特別注意共青團應著力扶助就業能力欠缺青年與企業擇優選拔的用工需求之間的關系把握,要著力服務那些需要通過見習提升技能從而實現就業的弱勢青年群體。問題還包括:

        ① 基地質量不高

        共青團聯系渠道不寬,基地數量和質量還不能滿足青年需求和工作需要。“重數量增長、輕日常管理”現象比較突出,導致部分崗位質量不高,對青年吸引力不強。基地建設尚未有效建立擇優汰劣的機制。

        ② 見習管理粗放

        在對接過程中,部分團組織由于認識差距或者工作量不足,簡單任由企業與青年直接對接,忽視了團組織“在服務中組織青年”的本質目標和要求。部分企業見習管理簡單,對輕視對見習青年的培訓和指導,甚至有廉價用工傾向,造成青年受益感下降。部分青年見習期間自我約束力不強,或者忙于尋找新的就業機會,見習隨意懶散,影響了企業積極性。

        ③ 青年意愿不強

        青年對參加見習活動的熱情仍然不高。對應屆畢業生來說,他們認為參加見習機會成本太大,見習并不和就業直接掛鉤,這段時間寫論文或者找工作可能收獲更大;對已畢業未就業青年來說,他們擔心見習學不到東西,成為企業的廉價勞動力;對青年農民工、下崗失業青年來說,他們看重見習收入,見習期間提供的少量生活補貼對他們吸引力不大。

        ④ 見習文化欠缺

        部分青年把實現就業作為唯一目標,沒有意識到見習是完整學習過程的必要階段,忽視對自身職業技能和社會化技能積累。全社會還缺乏支持見習工作的文化氛圍。

        3.1.7 對策措施

        見習基地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由應急狀態進入常態工作,青年參與意愿、政府重視程度、團干工作熱情、企業支持態度等都會面臨新情況。同時見習管理不規范、見習崗位匹配度不高、實際聘用率不高等也會對見習基地持續發展產生新挑戰。

        ① 穩定基地數

        進一步扎實推進見習基地建設,規范見習基地管理,擇優汰劣,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高質量見習基地。加強示范基地建設,將能夠正常運轉的見習基地數量穩定在較高水平。

        ② 提高知曉率

        深入挖掘見習工作本質內涵,通過采取新媒體手段加強宣傳推介,營造青年見習文化,努力提高在全社會特別是在青年中的知曉率好和認同度。

        ③ 提高上崗率

        完善見習基地工作網絡平臺,建立在線辦公、信息發布系統,利用網絡、短信、手機報等方式增強對青年的覆蓋好聯絡,不斷提升工作便捷性。加強對見習企業和崗位的遴選,增強見習崗位與青年意愿的匹配度,提高青年參與見習的積極性。

        ④ 強化規范性

        規范見習過程管理,統一品牌宣傳、統一形象標識、統一考評標準、統一工作規范等工作;明確城市、高校、企業團委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完善統計通報制度、見習考核制度、督導評估制度、激勵約束制度,政策保障制度等。

        3.2小額貸款

        3.2.1 概念沿革

        小額貸款是一種以低收入階層為服務對象的小額度、持續性、制度化的信貸服務方式。小額貸款起初既是一種重要的扶貧方式,更是一種金融服務的創新。小額貸款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孟加拉國著名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的小額貸款試驗。1976年8月尤努斯和他的學生在吉大港大學附近的一個小村做了個試驗,利用他自己的財產擔保說服當地銀行向貧困農民提供一些貸款,這些貸款促進了貧困農民的生產自救,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而且還款率也比較高。這一經驗被逐步推廣并日臻成熟,并在此基礎上于1983年創立了孟加拉鄉村銀行(也稱格萊珉銀行,Grameen Bank),主要從事面向貧困農民的小額貸款服務。通過30年的成功運作,孟加拉鄉村銀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效益最好、運作最成功的小額貸款金融機構。2006年10月,尤努斯及其創辦的孟加拉鄉村銀行―格萊珉銀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小額貸款自出現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的發展。根據小額信貸發放機構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1)非政府組織(NGO)方式;(2)正規金融機構方式;(3)社區合作銀行方式;(4)村銀行方式;(5)批發基金方式。據世界銀行估計,目前在發展中國家有7000多家小額貸款機構,為1600萬貧困人口提供信貸服務,全球小額貸款周轉金估計達25億美元。

        3.2.2 基本情況

        截至11月底,累計發放城市青年創業小額貸款420580.48萬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22098萬元,其他金融機構398482.48萬元。貸款項目共計44983個,扶持創業青年共計53125人,帶動青年就業共計171528人。

        3.2.3 特色做法

        1、分層分類的金融服務。各地團組織結合各金融機構業務特長、覆蓋領域等實際情況,根據青年創業階段、企業規模、貸款需求等特征,為創業青年提供不同貸款規模、擔保方式、優惠政策的分層分類金融服務。有為初始創業青年提供的小額信用貸款,有為創業初成青年定制的經濟型套餐貸款,有為加速發展期創業青年引入的政策性貸款,有為特殊創業青年群體提供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

        2、積極探索擔保方式創新。各地團組織在現有自然人保證、存單質押、房產抵押、商鋪租賃權抵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互保、聯保、抵質押品及補充擔保等多種擔保方式,主動創新,適應銀行業務特點,創新了評定青年貸款信用等級、發放信用卡、聯合小額貸款公司等方式。開展“信用團組織”和“信用青年”評選,通過互保、聯保等方式可獲得每人最高10萬元的免抵押擔保貸款,利率下浮10%的利率優惠。

        3.2.4 工作舉措

        ①提高工作專業水平。加強團干部金融專業知識培訓力度,召開現場推進會,交流工作經驗。

        ②構建銀團合作模式。明確銀行和團組織全力義務,建立“共青團推薦申貸,銀行審批放貸”的合作模式。建立聯合工作小組,完善項目評估機制。

        ③創新風險分擔機制。通過政府支持貼息,銀行獎勵減息支持政策;探索聯保、互保等信用擔保方式;探索基金股份注入和企業回購的自我運行補足機制。

        ④建立工作信息資料。建立與銀行等合作機構的信息溝通機制,完善小額貸款統計制度,加強創業貸款青年的信息資料管理。

        3.3 訂單式培訓

        訂單式培訓是“企業用工需求→團組織→潛在就業青年→培訓機構→企業用工”的閉環的工作過程。訂單式培訓具有以下特點:以企業用工為前提,以技能需求為導向,以培訓機構為依托,以共青團為紐帶。服務青年的過程,也是對青年再組織化過程。

        3.3.1 立論基礎

        ① 利于人力資本開發。技能培訓是人力資本開發的過程。人力資本理論主要包括(1)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人力資本理論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2)在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的作用。人力資本投資與國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質資源增長速度快。(3)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不應當把人力資本的再生產僅僅視為一種消費,而應視同為一種投資,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高技術知識程度的人力帶來的產出明顯高于技術程度低的人力。(4)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以人力價格的浮動為衡量符號。人力資本與經濟總量的增長有密切的關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0.3%,僅次于物質資本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其中,直接貢獻率為26.4%,間接貢獻率為3.89%。發達國家的這一比率大體為75%,說明我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② 利于緩解結構性失業。勞動力供給核心包括數量、質量和結構。質量和結構的核心是技能高低以及與崗位的匹配性。我國技能培訓與企業需求之間脫節現象,這里面有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有社會培訓與就業脫節問題。這也是“用工荒”與“就業難”同時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訂單式培訓以需求為導向,利于緩解結構性失業。

        ③ 利于降低市場搜索成本。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和雇主存在對供需信息的需求,兩者都會把搜尋活動推進到搜尋的預期邊際收益等于搜尋的邊際成本,就業創業見習改善了勞動力市場的供給質量和結構,降低了搜尋成本。

        3.3.2 總體情況

        截至10月底,全國以團組織為主導的、3天以上的培訓人數達193.7萬人技能培訓是服務青年就業創業重要載體。全團全年培訓人數接近200萬人,培訓基地6000余個,主要以農村青年實用技能培訓為主。同時以就業相結合,聯合烹飪協會、家電協會和家政協會,在進城務工青年中開展“訂單式”培訓。6月至11月,各地共有59466人青年農民工報名,其中通過團組織發動方式報名的47280人,通過社會化發動方式報名的12176人。在報名青年農民工中,已簽訂用工意向協議人數48802人,已培訓人數48902人,已上崗就業37922人。

        3.4.3 存在問題

        ①需求的動態性。企業用工需求具有動態性,受經營狀況、季節變化等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對崗位信息搜索帶來難度。

        ②組織渠道不暢。共青團組織基層網絡不健全,聯系企業數量有限,導致用工需求不足。

        ③青年預期偏好。進城務工青年更注重快速就業,忽視技能培訓對其職業生涯的作用。

        ④基層資源欠缺。基層工作資源、工作力量有限,找準企業需求標準、青年意愿、統籌時間等方面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工作推進難度較大。

        3.3.4 工作措施

        ①明確重點群體。不斷提高工作組織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重點選定初中后和高中后畢業生“兩后生”群體,做好前期意愿調查、跟蹤服務和用工對接。

        ②建立示范基地。依托有影響有實力的培訓類機構,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調動雙方資源,做到資源共享,分工合作。

        ③建立聯絡渠道。根據青年流動規律,推進輸出地和輸入地團組織間的對接,形成相對穩定的輸送渠道。

        ④借助行業力量。與用工規模較大的行業、企業建立長期聯系和合作,建設人力培訓蓄水池。

      Copyright @2013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All Right Reserved | 地址:福建省福州大學城(聯榕路)8號 郵編:350108
      聯系電話:0591-83761937 傳真:0591-83760355 閩ICP備15019752號 | 網站設計制作: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另类综合在线视频区,另类专区欧美国产,另类第二页国产一区